来源:央广网
央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(记者刘源源)全国政协委员、长春电影集团导演雷献禾今天接受央广记者独家专访。他表示,目前明星高片酬,已经严重影响了影视创作的生态平衡,亟需综合治理。
近几年,我国文化产业,尤其是影视产业迅猛发展,电影票房增速令世界瞩目;电视剧、网剧及其他新业态形式也日新月异,不断以高成本,大明星刷屏,吸引眼球。雷献禾委员认为,目前国产影视剧中当然不乏很多制作精良、有传播价值的好剧,但也有很多影视作品,虽明星云集,却制作粗糙。“五毛钱”特效,且“三观”不正,广受群众诟病和吐槽。究其原因,“明星”高片酬“不作为”被直接推到前台。他告诉记者:目前一部影视作品中,演员片酬占到50%以上已成常态,有些低成本影视作品甚至占到70%。
雷献禾委员说:“众所周知影视艺术是综合艺术,摄、录、美、服、化、道缺一不可,更不用说编剧、导演等创作核心。这些幕后创作人员因为没有制作经费都找差的,“明星”怎可能在银屏上一枝独“秀”?中国电影、电视剧如何做大、做强走向世界?实际上很多优秀的演员也意识到这一点。他们接戏时认真研读剧本,过问创作班底,拒绝不符合自己接戏标准的戏。但为何还会出现上述状况呢?”雷献禾委员为我们分析了原因。
他认为首先是强势资本进入,对“明星”的作用过度想象。随着经济和娱乐产业飞速发展,进入影视圈的新手和热钱越来越多,很多人都想坐过山车捞一把,特别是一些准备上市的公司,为了拼业绩,动辄投资5000万、1亿拍影视剧,盲目上马请大牌明星,抬高了明星片酬。在他们眼中,“名星”就是投资成功,作品不重要,拍什么不重要,作品能否留得住更不重要,重要的是公司股票能否飙升,明星成了操纵股票的元素,拍出的作品怎有质量可言?
另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经纪公司不择手段打造“粉丝”群,虚报价格、推波助澜所导致。雷献禾委员说:“很多经纪公司和明星利益捆绑,只为眼前。”他认为目前没人为明星的未来和这个行业的良性循环着想,挣一票是一票。趁着自己家经营的明星“当红”赶紧提价,不然过了这“村”就没这个“店”了。有些经济公司甚至不惜做虚假合同,证明自己明星过往的“价值”。
电视台定制剧求保险,只认高价“明星”也是重要推手。雷献禾委员说:“如今,大部分电视剧都是预售,未拍先卖,电视台为保险起见,自然把明星阵容作为首要条件,制片方为了回收成本,只能屈就迎合,为了盈利,在集数上注水已成常态。”这就导致了电视剧限制播出集数的政策失效。“越限越长”,“烂戏”、“水戏”充斥银屏。
还有一个原因就是,上市公司凭“脸”炒股票,电视台凭“脸”购剧,广告企业凭“脸”投放,经纪公司提供虚假档期,造成明星奇货可居,价格一路飙升。雷献禾委员评价目前的明星价格是:“没有最贵,只有更贵!”
雷献禾委员痛斥:部分明星文化素质低下,接戏的标准只看人民币的厚薄。当然还有些明星明知是烂戏,但碍于情面,钱又不少给,无奈出演。
雷献禾委员认为凡此种种,是目前明星天价,“烂片”成堆的主要原因。他说:“这严重破坏了影视圈正常的生态平衡。由于天价明星演的“烂剧”普遍收视率低下,为了对相关部门有个“交待”,又造成电视台和制作公司买收视率作假。如此恶性循环,都是为了证明“天价明星决定收视率”这一虚假的命题,也为不真正懂得影视创作规律和不学无术的决策人开脱责任。”
雷献禾委员表示,不否认明星在影视作品收视中的引领作用,如同中医用药中的 “引药归经”,俗称“药引子”,但真正起作用能治病的是药,而非“药引子”。对此他忧心忡忡:“夸大明星的作用,所有的作品都追求明星脸,从而忽视了我们多年提倡的百花齐放的格局,必定忽视和淡化一部影视作品的真正内涵。长而久之,打造出一批批浅薄、无知只认明星脸的观众,无益于中国影视事业的长期发展和走向世界的宏大目标,严重损害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。”
雷献禾委员呼吁:明星高片酬亟需综合治理,才能保护影视产业健康发展。
编辑: 龙明洁
版权所有:文林影视 QQ:373363317 E-mail:373363317 @qq.com
地址: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81号二栋二楼 渝ICP备13001765号-1 Powered by 重庆网站建设
您是本站 位访问者